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时间:2022-07-21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党员教育网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获悉,近年来,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把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首要职责,不断加大设施使用效率,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为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全面免费开放。自2011年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实现全年向群众开放,达到省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的目标;剧场年演出场次达50余场,实现周周有演出的目标;少儿美术书法展等展览近100场;举办精准扶贫——全区县艺术团业务人员培训班108期,受训人数2200余人次;开办少儿艺术常态化培训班,开设少儿音乐、舞蹈、藏汉文书法等培训班,自2013年以来培训人数6万余人次。
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近年来,自治区群艺馆利用全区民间艺术团和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整合资源,组织开展“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民间艺术团文艺调演、“文化遗产日”展演、少儿才艺大赛、藏戏大赛、合唱比赛、全区广场舞大赛等;实施“美丽西藏 可爱家乡”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工程;馆办刊物《雪域文化》获全国“文化杯”优秀期刊奖。
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良好文化交流格局。近年来,群艺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有效扩大了西藏群众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内外的影响力,编创的舞蹈《吉祥鼓韵》《和谐家园》《工布赞歌》等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奖”颁奖晚会及全国重要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创作的《大地之舞》《舞动雅江》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组织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到区外参加上海世博会、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同时,依托“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邀请重庆、福建、山西等十几个兄弟省市文化部门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西藏,开展“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实现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目前,我区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6项,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代表性传承人52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个;先后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153支民间藏戏队得到恢复发展,全区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人数近8万人次;从2015开始,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完成3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和音(影)像制品出版工作;建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为较为成熟的非遗项目单独建立展示厅;在每年举办传统节日和各类艺术节的同时,举办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类展演、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藏戏唱腔大赛、非遗进校园、“非遗购物节”等活动。
实现数字馆建设良好开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便捷化。截至目前,完成《18种民间舞蹈资源建设》、《薪火相承——藏地珍宝》、《“微游”西藏旅游文化综合信息资源建设》、西藏舞台艺术精品剧目集锦、西藏经典红色歌曲集锦等一批重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完成“我眼中的新西藏”摄影和短视频大赛,共征集到摄影作品2000余幅,线上投票参与2.8万人次,作品线上展览观看人数约20万人次;面向全区先后组织6期公共数字服务培训班,参与培训人数500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www.xzdyjy.gov.cn/folder967/yw/folder329/2022-07-21/1993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高原之宝” 致富金钥匙
最新信息
-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