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各地动态

盘龙山村的脱贫攻坚故事

时间:2020-09-02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盘龙山村是林州市纪委监委的对口帮扶村,位于林州市任村镇西部海拔1300多米的太行山上,峨山环抱,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环境优雅,但土薄石厚、雨少风大,过去“粮食不足半年吃、石头土坯捏个过、外边姑娘不愿来、羊肠小道通山外”,属于典型的贫困村。2019年,盘龙山村“涅槃重生”,不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而且成为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盘龙山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窝”在深山里、长在半山腰,弯多坡陡,无资金、无劳力、无项目,一天甚至几天都见不到一个外地人。

  “既然把这个地方分给了纪委监委,我们就要让山区贫困群众同城里人一样过上甜美生活,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夙愿。”林州市纪委监委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机关工作总体布局中,与业务工作同等对待,统筹安排;纪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听取工作汇报,主要领导数次实地调研查看工作开展情况;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单位工作脱钩;协调争取上级资金、动员社会贤达人士捐款;组织机关干部入村开展以购代捐、清洁家园等活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服务;建立红色旅游基地,实现旅游强村,全力支持盘龙山发展产业扶贫、改造基础设施。同时把一线作为培养、淬炼、检阅干部的“试验田”,建立激励评价机制,优先选拔重用扶贫干部。

  由于工作出色,2019年卢日宏被组织上提拔为乡镇纪委书记。来纪委工作之前,卢日宏已在另一个山区镇——石板岩镇工作了10多年,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7年担任盘龙山村第一书记。

  虽说有乡镇工作经验,去的时候也有思想准备,但现实还是和他“开了个玩笑”。“一是没想到入村道路坡陡、弯急、弯多;二是没想到全村群众没有一个50岁以下的;三是没想到村‘两委’工作不规范。”他向市纪委监委和任村镇党委立下“军令状”:“只要还有一户不脱贫,我就一日不下山”。

  卢日宏知道,要想让盘龙山“脱胎换骨”,首先就要转变群众观念,打破思想“枷锁”。他挨门挨户了解情况,白天不行就晚上,家里不行就跟到地头。两年下来,他记满了三大本,谁家几亩地、几头牛、几个孩子、一年收入多少、什么原因成为贫困户,都记得清清楚楚。

  村里有个风俗,就是庙会请神唱大戏。戏台子在村委会院子正中央,所以神像也要“请”到这里。他明确告诉他们,唱戏可以,不能把神像往村委会搬,这是党的阵地。村民不同意,卢日宏急了,“谁要敢往村委会里搬神像,我非扔到崖下边不可”。

  这场“信仰之战”,树立起了卢日宏在干群中的威信。事后,他在村委会院里安装了国旗杆,重大节假日组织升旗仪式;利用村中大喇叭,点对点播送时事新闻、红色歌曲、廉政故事,传递“好声音”;严格规范“三会一课”,每周通过村微信群中发周学习内容,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一次主题日活动;“手把手”教给老党员如何学习“学习强国”……党建凝了民心聚了合力,促进了村级事务发展。

  盘龙山村盛产花椒、核桃、中药材等土特产品,尤其是大红袍花椒,品质上乘,年可产干花椒2万余斤,年产值可达80余万元。但长期以来,村民们守着“金山”却过着“穷日子”。在市纪委监委的支持下,卢日宏多方奔走协调,成立盘龙山村农林牧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大红袍花椒包装设计专利,注册了“盘龙丰”商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他还亲自在林州市人民广场搭台设摊推销盘龙山花椒,使“盘龙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同时,卢日宏还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建蓄水池、埋设管道,解决盘龙山村群众饮水困难;硬化通村公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路灯、配备专职村医,使群众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生的希望。

  村里有3户异地搬迁户,因为没钱装修一直未能住进去。卢日宏自己垫钱帮他们进行了装修,使得他们有了一个像样的家;贫困户张某耳背难以与人交流,卢日宏就自己掏了150块钱从网上买了个助听器送给他,让他走进了有声世界;盘龙山搞美丽乡村建设,一户的房子需要拆迁,但无论村干部怎样做工作就是“坚冰”一块。卢日宏听说后,晚上里拎着一瓶酒、半斤花生米,去他家坐了半夜;卢日宏原有一辆陪伴了他多年的旧车,但却在盘龙山时被“抛弃”了,因为它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2019年他离开前夕,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今年七一前后,每天都有三四拨客人“拜访”盘龙山村,走进“红色粮仓展馆”,接受红色教育,感悟初心。又一任第一书记李政亲自做讲解,介绍盘龙山村民深明大义、无私奉献、腾出房舍储藏粮食物资的动人故事。

  据史料记载,1940年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又恰逢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盛产的土特产品运不出去,军民急需的弹药、布匹、食盐等物资运不进来,处于极度困难时期。林北县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办粮店、货栈等商业机构,实行屯粮政策,开展反封锁活动,盘龙山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被选为“秘密粮仓”据点。

  “这些红色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李政在挨家挨户走访中,他听到群众讲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很生动,很感人,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他决心建立“红色粮仓展馆”,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接受教育。在村支书王生有的协助下,他找房子、联系装修设计公司、布局结构、邀请有关部门予以协助,白天遍访村中老人、收集资料,晚上加班整理。有一次,听说有位大嫂爱好收藏,就辗转联系到本人“一探究竟”。当看到一件又一件的刻有“運糧隊”“豫北办事处”“冀南银行”等字样的麻袋、票据、升斗、油灯时,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试探着问,能不能把这些旧物捐赠给展馆。这位大嫂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表示愿意捐献。有时遇到不愿捐赠的,他就自己掏钱买回来,100、200、1000……从没一点怨言。

  “红色粮仓展馆”建起来了,李政又撰写讲解词、当讲解员。有时候半天时间要接待四五拨客人,忙得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晚上还未撂下碗筷“瞌睡”就已经酥麻了全身。他还自绘了入村导游图,对盘龙山精神进行总结,制作悬挂红色故事版面,打造红色村落。

  驻村一年多来,李政很少回家与亲人团聚,有时甚至一个月都回不了家一次。但亲人的牵挂时刻常在,不能回家时,妻子就带着女儿去“帮扶”,送生活用品、洗被子衣物……各地的参观者来了,李政又顺势引导两户建起了农家乐,依托红色旅游致富。

  “目前我正在编制旅游设计规划,建立游客集散中心,申报3A景区,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同时动员群众发展土鸡散养,形成以乡村振兴为主体、花椒专业经营和红色文化旅游为两翼、多种经营并存的振兴格局。”对未来,李政充满了信心。

  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只不过多了些动人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没有战场上枪林弹雨激烈,没有惊天动地,然而正是这一个个不起眼的故事,绘就了脱贫攻坚的精彩篇章。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有多少为民情,就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在上演着,愿这样的故事长留世人心中……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