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理论研究

政府答题 群众打分 ——“每月一题”系列报道之四

时间:2021-06-24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纪检监察网

  

  

  

  

   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试点在部分大型商业综合体,推行小额预付费保证金先行赔付机制、经营主体信息公示制度。记者 刘平摄

  今年以来,海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程跃和同事们收到了15面锦旗,都是盼了一二十年终于拿到“大红本”的居民送来的。能啃下“办证难”这个“硬骨头”,少不了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的助力。

  “这是一份认可,更是对我们的激励。”程跃说,“每月一题”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让他们这些基层干部十分受鼓舞,引导大家变压力为动力,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北京创新推出“每月一题”工作机制,聚焦27个高频难点民生问题发力,抓住共性问题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群众满意与否是工作评价唯一标准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原本都放弃了,没想到接到了商场物业电话,要给我退费。”家住宋家庄的赵女士,曾在首开福茂商场的一家餐馆办了张500元储值卡,等疫情缓和再去消费时,餐馆倒闭了。卡里还剩100多块钱,赵女士觉得讨还无望,就自认倒霉。让她没想到的是,隔了不到一周,她接到了电话,提出退钱的居然是商场。

  原来,餐馆倒闭后,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和属地东铁匠营市场监管所约谈商场物业方,物业方拿出了商家进驻时交付的“保证金”用于退费。最终,物业联系所有55名办卡消费者,办理了预付卡清退。赵女士正是其中之一。

  群众无小事,事事都关键。“每月一题”就是把所有的发力点聚焦在居民最需要的地方,把群众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诉求当作大事要事来办,扎扎实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认可是难题。一开始听说政府花钱改造,丰台街道泥洼路30号院的居民都挺高兴,可一说为保证节能效果要拆除各家安装的487个护窗栏,抵触就来了。街道和区房管局、项目管理单位收到反馈后,调整了设计方案,在更换节能窗时增设了防盗横杆和金刚纱网。

  “今年,我们要更聚焦百姓关心的事情,努力回应居民诉求,应改尽改。”丰台区房管局副局长史卫红说。为了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放心工程,全市将组织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质量“回头看”工作,2019年、2020年改造竣工的老旧小区都要进行回访自查。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逐步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每月一题”坚持将诉求量下降作为推进成效的评价指标,将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

  截至目前,“每月一题”攻坚的27个民生难题过半已见成效,15个问题诉求派单量环比下降。从第三方评价来看,27个问题的专项治理普遍获得居民认可,其中,垃圾清运不及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拖欠工资等3个问题的治理效果最受居民好评。

  基层工作者处理群众诉求顺畅起来

  “每月一题”推动解决民生难题,高兴的不仅是群众,还有基层干部,他们破解难题的底气和信心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今年前5个月,海淀区7个小区的7000套房屋不动产登记问题解决了,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程跃和同事们收到了15面锦旗。对他们来说,“每月一题”也让大家有了获得感,曾经的压力逐步转变为动力。

  过去,面对盘根错节的矛盾、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基层干部只能干着急。在“每月一题”的牵引下,海淀区将项目规划、建设、测绘、交易、缴税等各个环节的职能部门纳入一个议事平台,将原属多个单位之间协调的疑难问题,在办证专班联席会上沟通解决;对议定的事项,承办部门要纳入优先办理。

  历史遗留项目更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出台实施了包括《关于印发切实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在内的5个政策文件。在政策的支持下,一类问题有了一套解决方案,减轻了基层的办事压力。“既减了负,也保护了大家的积极性,干得更有劲儿了。”程跃说。

  大兴区住建委副主任孙洪宇也感同身受。辖区内的枣园小区有30多年的历史,设施老化年久失修,产权单位复杂,谁也背不起大修的费用。在“每月一题”机制撬动下,小区探索“居民出一点、企业投一点、产权单位筹一点、补建设施收益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等“多个一点”资金分担机制,老小区改造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原来无解的难题有了出路。

  除了区级部门,街乡镇“减负”感受也较为明显。

  “有的职权和资源我们不掌握,但只要问题不解决,来电就居高不下。”怀柔区杨宋镇分管接诉即办工作的常翠凤说,去年有村民反映晚上出行“乌漆麻黑”,希望安上路灯,但照明项目需要市政部门、属地、电力公司等共同统筹,单靠镇里的力量解决不了。

  今年,有了“每月一题”的推动,杨宋镇将路灯问题纳入乡镇“每月解一题”制度中,集中攻坚照明工程。解题成果,数据说话:2021年以来,杨宋镇受理的路灯不亮诉求47件,同比下降45.98%。

  聚合多部门的力量,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从根源上解决了一批难题。在采访中,多名基层干部表示,“每月一题”让基层工作者处理群众诉求更顺畅,问题也不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能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群众的获得感,大家成就感倍增。”

  向互联网延伸拓宽解“题”渠道

  解“题”的渠道正在拓宽。以“每月一题”为抓手的接诉即办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多路径、更高效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推动“接诉即办”向互联网延伸,线上线下联动解决民生诉求。

  5月31日,两名老人在西城区太仆寺驿站内用专属外卖平台成功下单,北京首个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正式开张。参与首批试点的驿站共包括西城区的3个街道、4家企业的6个站点,凡是驿站辐射范围内的老人均可在驿站帮助下下单,或自己使用外卖平台APP在专用入口线上点老年餐,享受和线下一样的优惠。

  助餐服务趋向“智能化”,就连看病也能在网上完成。3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审批,成为北京市首家互联网医院。需要定期复查的老病号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患者不仅免受奔波之苦,医生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疑难杂症上。这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放。未来,分级诊疗也将在互联网医院中得以实现。

  老人吃饭,患者就医,这些群众身边最真切的“小”变化,其实就是落地成真的“大”民生。只有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接诉即办改革还将持续深化。除了打电话反映诉求,12345热线建立了微信、微博、“北京通”APP、“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15个渠道在内的互联网平台,提供从“耳畔”到“指尖”的全方位热线服务,丰富诉求数据类型,拓宽数字治理深度和广度。未来,接诉即办将继续向互联网延伸,线上线下平台更加畅通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每月一题”践行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越来越有力的举措落下去,越来越扎实的脚步走下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能真切地提升上来。(任珊)


原文链接:http://www.bjsupervision.gov.cn/ywyl/202106/t20210624_74356.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