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舆情

院士专家为混动农机“把脉”

时间:2024-12-25 作者:佚名 来源:八桂先锋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加快收获机械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新能源化步伐已经成为我国农机行业的重要任务。

  12月7日,一场聚焦农机装备动力革新的重要研讨会——采棉机混合动力总成开发“八桂之约·院士专家冬令营”活动,在玉柴南宁基地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江苏大学副校长全力等在内的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混合动力收获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他们深入基地展厅、试验中心及芯蓝新工厂,近距离感受玉柴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召开研讨会,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广西新能源商用动力重点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新能源动力:驱动农机绿色转型

  动力系统,是农机装备的“心脏”,它确保机械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并完成各项作业任务。

  传统农机动力高度依赖化石燃料,不仅能耗巨大,而且排放污染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合。因此,探索新能源动力在农机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农机新能源动力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发与实践。

  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依托20余年的深厚积累,我们已构建起全面的新能源动力产品矩阵,这些产品全面覆盖了商用车及多个应用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为农机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玉柴芯蓝企业相关负责人毛正松在会议上介绍道。

  在混动技术领域,玉柴推出了多种构型的混合动力系统配置,其中混动产品凭借型谱齐全、功率覆盖广泛、功率密度大及发电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在道路运输、工程机械、农业装备以及船舶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规模化、成熟化的配套应用。特别是在农机领域,玉柴的混动采棉机展现出了卓越的节能效果。

  “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升级,剔除传统低效零部件,增加动力电池等新能源组件,混动采棉机在新疆的实地作业中节油率提升了27%,充分验证了混动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巨大潜力。”毛正松说。

  除了玉柴芯蓝外,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新能源动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企业农机院院长伍涛表示,他们已成功研制出两行箱式采棉机与四行打包采棉机两款混合动力产品,均搭载了先进的油电混合技术,实现了内燃机与作业负载的高效协同。

  “高效能、低排放、节能减排,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显著降低了运行噪音与振动,为操作者营造了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作业环境。”伍涛自豪介绍道。

  谈及混动农机产品的市场前景,毛正松充满信心:“混动技术产品能真正做到让用户用油用电都不慌,加油充电都省钱,遇油加油、遇电充电,无里程焦虑。”

  

  

  玉柴南宁基地展厅。

  

  智能化技术:赋能农机创新发展

  在全球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将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农业机械设备,不仅是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农业迈向更绿色、更高效发展道路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国农机行业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收获机械在复杂工况下高度依赖人工经验进行调整,这不仅制约了作业效率和性能的提升,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推动收获机械的智能化变革,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部执行主任徐立章介绍了该校团队在智能化技术领域进行的探索。他们自主研发了包括清选损失传感器在内的多种性能监测传感器,并开发出先进的收获机控制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收获机械的运行状态,并根据作业环境的变化进行智能自动调整,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我们依赖人工经验,实际上就是依赖人所观察到的作物本身的关键特征。以水稻为例,它是直立生长还是倒伏?种植密度如何?成熟程度怎样?”徐立章表示,基于视觉感知技术,开发的对水稻株高、鲜生物量进行实时检测的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国产采棉机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是迫在眉睫。

  “国产采棉机在性价比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作业智能化水平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多名驾驶操作员协作完成任务,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江苏大学教授沈跃表示,针对复杂作业工况,其研发团队融合了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决策技术,实现了多装置的协同控制,针对无人作业场景应用,研发全覆盖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等技术,为采棉机高效节能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的目标是让核心部件完全国产化,实现采棉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采摘效率,提升棉花品质,破解农业劳作密集难题。”

  

  院士专家献计策:共谋未来发展

  随着研讨会的深入,院士专家们围绕收获机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研讨。他们一致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解决农机动力、节能、环保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陈学庚为混合动力农机产品的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他强调,必须加速低马力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迅速占领新兴市场高地,同时致力于打造更多高品质产品,以卓越的质量提升企业声誉,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陈学庚还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混合动力收获机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携手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进步。“混合动力作为国家倡导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各企业和研发团队在这一领域积极创新,力争弯道超车,不仅要在国内领先,更要走向世界前沿。”

  在混合动力引领农机技术革新的同时,智能化作为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逐步塑造着农机的未来。

  “智能化是农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应注重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农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全力建议,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农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机行业的企业正在积极行动,力求在混合动力收获机技术上取得突破。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产品布局和市场推广策略,努力成为混合动力收获机技术的引领者之一。”广西玉柴股份高级副总裁谭贵荣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提高用户对混合动力收获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混合动力收获机的标准化、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要加快制定混合动力收获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收获机等新型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普及,农业生产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bgxf.gov.cn/staticpages/20241223/newgx6768c349-1245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