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新化县:“三联促兴”奏响振兴“最强音”
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新化县炉观镇围绕破解单村发展力量薄弱难题,以石板、梅树、石新三村为样板,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合、治理联动“三联促兴”模式,构建“穿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周边”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依托“组织联建”,谱写党建引领“主题曲”
优化组织设置。建立“镇党委—联合支部—村党支部”组织链条,创建由镇党委书记负总责的“三联促兴”工作专班,成立由镇专职副书记任书记的联合党支部,明确石板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总指挥站、棣园生态农业公司为典型示范基地,打造了集政策宣传、决议公示、亮点展示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宣传阵地。
理顺工作机制。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工作思路,建立“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联动、一年一述职”工作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联建村“两委”成员向镇党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发挥人才优势。注重发挥在外能人“归雁”优势,鼓励支持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催生了一批以石板村安寿高三兄妹为代表的产业大户,打造了新化深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红星种养专业合作社两个新的百万级产业。
助力“产业联合”,弹好产业兴旺“进行曲”
整合资源。以土地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整合土地资源,流转土地约1832亩,推动“小丘田”变“大片田”。有效利用药食同源加工厂、榨油加工厂、大米初加工厂等工业厂房,整合大型农机、烘干机、冷藏室等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联合布局。打造了石板和梅树两个双季稻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516亩,创新推出“五代两不代”种植模式,今年双季稻产量达129万公斤,产值达390万元。种植黄精1000亩、羊肚菌600亩、“稻稻油”1000亩,养殖肉牛210头,农业产业总产值达3012万元,实现产量和品质双重飞跃。建立大米精深加工厂,打造了地域特色大米品牌“粮鱼洲”。同时,对接县镇食堂商超建立县内销售渠道,依托省财信金控驻村工作队拓宽县外销售渠道,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全闭环。
融合发展。打造包含黄精、羊肚菌、白术、金丝黄菊、肉牛、菜籽油等在内的土特产联盟。以鱼鳞坝区域为中心串联荷花池、楠木基地、邹氏宗祠等旅游景点,建立农文旅一体化示范区。深入挖掘龙舟文化,成功举办龙舟版“村超”,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今年来,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5万元。
推动“治理联动”,奏响基层善治“协奏曲”
事务联治。打造“联合党组织+工作队+村“两委”+村民参与+共建共生”协同治理模式,聚焦矛盾纠纷化解、防灾减灾、人居环境改善等议题共同商议、联合调处,2024年来,完成了三村公路拓宽、路灯入户、公交车站升级等项目,打造了3个大型便民文化广场。同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起,办理“民生微实事”126件,实现了三村“零上访”。
队伍联培。联建村整合三村“三长”、志愿者,组建了一支志愿联队,通过在村实践基地培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流动讲堂等形式,对“三长”和志愿队伍进行精细化培训,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培训1200人次,打造了一支专业型、服务型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激励联动。实行积分制管理,积极开展月度卫生评比、“最美邻长”评选等活动,定期兑换积分,一月一结算。制定礼遇政策,向“三长”颁发聘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推荐“三长”优先培养入党,同时,“三长”在固定超市、加油站、宾馆、早餐店消费均能享受折扣优惠,全面激发“三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2/23/146692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