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治道德

山西交口:千佛洞石窟转危为安

时间:2024-12-18 作者:佚名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通讯员张涛)第一期修缮工作已完成,屋脊灰塑开裂、局部屋面坍塌等问题已整改,文物现状和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日,山西省交口县检察院检察官与“益心为公”志愿者、县政协委员一同来到山神峪千佛洞石窟,查看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照这个修复进度,千佛洞很快就能恢复以前的模样了!”交口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交口县山神峪村的千佛洞石窟,始建于元代,因洞内雕有1055尊佛像而得名。洞内佛像最高者1.5米,最小者仅14厘米,因雕工精细、躯体比例协调,2019年山神峪千佛洞石窟被国务院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鲜有人涉足的地方,承载着三晋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因地质灾害、自然风化和年久失修等原因,相关建筑物逐渐出现断裂、垮塌等情况。今年8月,交口县检察院收到线索,称千佛洞因长期缺乏管理,破损严重。该院遂派员实地勘查,使用无人机航拍取证,调取文物档案等,并走访咨询有关人员及该院聘请的文物保护领域特邀检察官助理。在梳理出文物受损基本情况及保护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后,交口县检察院决定立案。

  如何进行科学修复?今年9月,该院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交口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县文化和旅游局、石口镇政府及文物保护专家参加。会上,检察官通过幻灯片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千佛洞损毁现状。“我们希望能尽量保留原貌,同时能增加部分安全设施,以保障千佛洞及对外开放后游客的安全。”千佛洞相关负责人说。

  经商议,与会人员达成共识,由该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并争取资金支持,协力对千佛洞进行修缮保护,同时由该县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石口镇政府加强日常巡查维护。会后,交口县检察院依法向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制发检察建议。

  “考虑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计划分两期开展修缮施工。”该院检察长呼静波介绍。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412/t20241209_67599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