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安化县:党建引领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时间:2024-12-1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安化县古楼乡和谐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统筹做好管理建设、移风易俗、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勇创新 善协作 党建引领开拓新局面
党建筑基强根本。和谐村以“微党课”、“2+X”学习课堂为基础,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将授课由室内搬到室外,让党员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党风带民风,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现、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
“四色管理”精服务。在“三长制”基础上,结合经济状况、常住情况、劳动能力等进行红、黄、蓝、绿四色定位,全面加强群众就业、就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切实做到代表联到户、精准有服务。
多方协作开新局。该村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委员宣讲等活动,在做实党建引领的基层上,依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政策解读、资源整合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为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供保障,带动多方队伍参与带和村级事务,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兴文化 优环境 乡风文明呈现新风尚
着力文化培育,夯实文化根基。全面推动“文化+N”建设,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文化大舞台、休闲走廊、健身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篮球赛、花鼓戏、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通过”农民戏、农民唱”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潜移默化引导群众践行新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责任感、使命感。
聚焦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净土。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围绕村民议事亭、休闲走廊等打造微型花园,新增绿化带4.8km,同时,抢抓美丽屋场创建机遇,整合已有资源动员部署,按照“一园、一圈、一屋、一池、一沟、一凼”要求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四色管理”模式推动卫生责任划分,通过开展除杂草、采蜂蜜、清河道等志愿活动,让村民们建立“主人翁”意识,自觉、自愿参与环境保护。
凝聚道德力量,构筑精神高地。和谐村以道德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以选树先进典型为着力点,通过出台村规民约、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户、五好家庭、卫生家庭等系列活动,全力弘扬榜样力量,在全村形成德者有得、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引领乡风民风向上向善。
稳就业 促产业 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求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该村特色产业为蜜蜂产业,中蜂养殖规模达6500群,年产值约200万元。为深挖安化山区自然资源禀赋,提升集体经济水平,2024年,和谐村与中蜂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确立了以中蜂养殖为主,融合旅游观光、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模式,建立起集蜂产品加工、包装、技术培训、蜂文化主题生活体验为模式的发展新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能就业,助力群众稳增收。大力推广“合作社+产业+群众”合作模式,鼓励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主体与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帮扶,直接促进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此外,聚焦群众就业需求,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培育、销路对接等多种方式为群众谋出路,组织开展了小水果养殖、裁缝、电子商务等各类技能培训,以“理论+实操”帮助群众快速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有一技之长。
向未来,推动产业再提升。地方要发展、村民要富裕,就要改“输血式”发展为“造血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和谐村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农产品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冷库、烘干设备等系列设施,范围涵盖蜂蜜、猕猴桃等农产品包装、检测和销售各个环节,有效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产品集中包装、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及产业项目建设等4个方面的新突破。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2/17/146656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