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区:“三式”解锁基层治理善治“密码”
时间:2024-09-2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通过实施村(社区)干部队伍“360”雁阵培养计划、挖掘治理能人、推广“三有”解纷工作法,不断建强社区工作队伍、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创新治理手段,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难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强筋骨,“全链式”建强社区队伍
“通过这2个月的学习,我在老旧小区网格化治理方面,学到了很多妙招。”拓东街道尚义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婷睿说道。在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名书记工作室”,三名跟班学员正在跟“名书记”王芳作跟班小结。
今年以来,盘龙区实施开展村(社区)干部“360”雁阵培养计划,更加突出系统性和规划性,将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分为“头雁”“群雁”“雏雁”三类,由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各开展不少于60天的培养锻炼。区级重点提升体系思维和统筹协调能力,街道重点提高履职本领,社区重点提升服务居民群众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通过培优“头雁”、提升“群雁”、赋能“雏雁”,“全链式”建强村(社区)工作者队伍。
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中提供人才支撑的关键所在。针对村(社区)建设普遍性、疑难性的问题,盘龙区成立村(社区)书记“讲师团”,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讲给后备听,切实提高全区“头雁”队伍能力。今年以来,已遴选“头雁”库中42人到市级“名书记”工作室跟班锻炼,选派5人参与区级重点项目推进,举办“头雁讲堂”3期,培训170人。通过分层分类培养锻炼,为227名村(社区)干部成长铺路搭桥。
促共治,“分类式”挖掘治理能人
社区工作者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居民群众的能量是无限的。针对“小马”拉不动车的现实困境,根据昆明市关于在社区开展治理人才召集的相关工作要求,盘龙区推行社区能人工作法,在社区发布能人招募令,通过个人自荐、居民推荐、组织发现,有效发掘社区能人2000余人。结合能人专业能力特长,分类组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等4类13项服务活动,不断缓解基层治理力量薄弱问题。
从“社区包办”到“群众自治”,从“社区主导”到“社区引导”,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居民共治、共建、共享正为盘龙区的基层治理带来全新面貌。
由社区党员和社区能人自发组建和编发、创刊于2020年8月的《龙江居民简报》,便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居民简报定期宣传发布社区能人的事迹和贡献,不断吸引居民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将能人服务与社区“金豆”积分兑换服务相结合,不断调动社区能人服务群众的积极性,让能人服务不打烊。
微网格,“闭环式”解决基层问题
李嫄媏是青云街道金沙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不久前,她在走访时发现,一名6年级小学生小丁(化名)母亲去世,父亲无法联系,与外公外婆居住,经诊断为重度抑郁患者。李嫄媏随即将情况反馈到社区,由社区向相关部门反馈。结合小丁家庭经济压力大的情况,社区分别向区民政、团区委、区红十字会等申请经济援助,并发挥志愿服务力量,邀请心理咨询师、精神疾病医生等为小丁进行心理疏导。
类似的问题如果没人发现、没人解决,该怎么办?近年来,盘龙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不断探索创新,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庭院)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推动“发现登记—风险评估—分流交办—分类调处—预防处置—动态管理—跟踪回访”7个闭环工作流程实际运转,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据介绍,盘龙区青云街道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针对难以及时发现、较易引发极端案件的情况,创新推行“隐蔽问题有人发现,遇到问题有人反映,受理问题有人解决”的“三有”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据统计,2023年以来,盘龙区共调解纠纷5586件,成功化解5583件、成功率99.9%。
徐溶秀(昆明市盘龙区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9/23/4585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