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腐败案例

【新闻发布会】省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全省检察工作

时间:2024-08-22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1月20日,省检察院召开201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

  

  省院新闻发言人吴贻伙主持会议并通报了2014年全省检察工作情况

  

  省检察院侦监一处处长张俊萍介绍

  “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情况

  

  省检察院侦预防处处长王玉兰介绍“安徽检察预防行”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安徽日报、安徽卫视等26家媒体的30多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媒体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名记者在现场发稿

  

   2015年1月20日,省检察院召开201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省院新闻发言人吴贻伙主持会议并通报了2014年全省检察工作情况。省检察院侦监一处处长张俊萍、预防处处长王玉兰分别介绍了“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安徽检察预防行”两个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公布了查办的一些相关典型案例。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安徽日报等26家媒体的30多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省院“两会”专项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吴贻伙介绍,2014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服务改革发展、严格规范执法、强化诉讼监督、打造过硬队伍为着力点,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五个专项活动对接“民生之盼”

  省检察院先后和省工商联、省国资委就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进预防职务犯罪进国有企业共同出台指导意见,在全省部署开展五个专项工作:一是着眼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的关切,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盗伐林木、非法采矿、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案件,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7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54人。二是着眼维护刑罚执行的权威和公正,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重点强化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罪犯刑罚执行情况的监督,对全省摸排出的3924名“三类罪犯”逐人建档、仔细核查,依法对30名条件消失的罪犯建议收监执行,立案查处监管违法行为背后的职务犯罪18人。三是着眼强化职务犯罪源头治理,部署开展“安徽检察预防行”活动,推动检察预防进机关1711个、进企业997个、进乡村1901个、进项目607个、进党校327场、进媒体670次,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廉政意识、自觉奉公守法,省检察院关于将预防职务犯罪纳入效能考核和党校课程的两项建议被省委采纳。四是着眼维护群众信访权益,开展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坚守法治原则、落实包案责任、逐件督办指导,排查出的86件重点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有力促进了案结事了人和。五是着眼促进基层检察工作创先争优,开展基层检察院“抓特色、创品牌、育典型”活动,积极引导基层检察院打特色牌、走精品路,以点带面提升全省基层检察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已推出首批重点培育的品牌项目64个。

  惩防并举高压反腐败

  “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全省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816件2219人,同比分别上升16.3%和7.7%,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7人、渎职侵权犯罪502人。突出查办大案要案,查处职务犯罪大案1633件,同比上升27.8%,大案比例达89.9%;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45人(省部级干部1人,厅级干部10人),同比上升16%。省检察院坚持带头办案,直接立案侦查了江山、杨谋林、周耀等多起厅级干部犯罪案件。推进侦查模式转型升级。更新侦查理念,弱化对审讯、口供的依赖,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收集线索、固定证据、抓捕追逃,有效防止了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现象的发生。扎实推进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与公安、工商、电信等10余家单位达成了信息联网协议,与26家省级商业银行就建立专线查询快速通道形成共识,提升了自行突破案件能力,全省非来源于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占办案总数的76.7%。积极开展追逃追赃,决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共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57人。三是注重强化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行动,继续深化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立案查处相关领域职务犯罪631人。坚持打击行贿与打击受贿并重,立案侦查行贿犯罪336人,同比上升37%。坚持系统抓、抓系统,省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查办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立案123人,直接领办了马钢公司受贿窝案串案,立案34人;各地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专项办案,在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国土资源等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窝案串案。四是大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化侦防一体化建设,加强年度报告、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工作,促进职务犯罪源头治理。全省共开展警示宣传教育6934次,通过检察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制度1344件,省检察院涉农资金预防专项报告和肥东县检察院预防年度报告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报告”。丰富预防宣传形式,编写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读本《话说职务犯罪》,与安徽电视台共同制作播出以案说法专题警示教育片,拓展了预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打击刑事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

  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多发性侵财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省共批准逮捕各类普通刑事犯罪嫌疑人21524人,提起公诉46303人。积极参与突出治安问题的集中整治,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扫黄打非、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打击整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等专项行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禁毒工作部署,健全重大案件提前介入侦查、快捕快诉和协调配合等机制,起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违法犯罪2536人,有效遏制了临泉县等部分地区毒情蔓延的势头。注重宽严相济、修复社会关系,在审查逮捕环节建立社会危险性证明和双向说理工作机制,无社会危险性不捕人数同比上升8.8%,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不批捕962人,不起诉572人。重视加强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251人,为盲聋哑、精神病人等犯罪嫌疑人指定法律援助270件,为960名刑事被害人提供救助金380.1万元。

  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紧紧扭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诉讼监督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一是在加大监督力度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对侦查、审判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共纠正漏捕2049人,提出刑事抗诉220件,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696人,全省立案监督、纠正漏捕漏诉、刑事抗诉、民行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以及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等多项业务,在全国位居前列。二是在完善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构建重大疑难刑事案件提前介入侦查机制,探索推进市级公安机关统一移送命案制度,细化民行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的办理规定,完善“两法衔接”的信息平台建设与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了监督配合制度。目前,涉及“双打”领域14家单位、覆盖省市县三级机关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在提升监督质效上下功夫,坚持监督力度、质量与效果并重,完善错案纠防工作机制,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该抗诉的坚决提出抗诉,守好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坚持把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作为促进公正司法的重要抓手,立案侦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103人,同比上升21.2%。四是在加强民行监督上下功夫,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民事检察工作专项报告为契机,加大调研指导力度,认真梳理全省民行工作薄弱环节,加快调整基层民行检察工作重心。全年共提出民行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422件,监督纠正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1931件,多元化监督格局逐步形成。

  规范执法提升公信力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指示,强化监督制约,构建倒逼机制,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一是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两法”学习培训,引导干警更新执法理念,做到既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强化证据规则,专门就毒品案件证据收集、常见经济犯罪法律适用及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与省高院、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统一了执法尺度。二是深入推进案件集中管理。除绝密级以外的案件全部纳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强化统一受案、期限预警、综合考评等工作,实现了执法办案的全程监控和动态监督。坚持把提升个案质量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抓手,推动完善命案等重大刑事案件办理机制,加强对疑难复杂案件的指导论证,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得到稳妥处理。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工作。建立案件评查机制,开展不诉、撤诉、无罪案件等专项评查和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预查,及时整改问题,倒逼规范执法。加大检务督察力度。对各级院执行办案纪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查封扣押冻结涉案款物以及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督察,有效规范了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行使。

  自觉接受监督促阳光检务

  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检务公开机制,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一是深化检务公开。制定下发11类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制作标准,及时开通运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发布重要案件信息418次,公开法律文书575份,提供程序性信息查询5432件;整合检务公开资源,建立两微一端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涉检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处置机制, 包括省院在内的50多个检察院开通了官方微博。省检察院官方微博被评为政务微博卓越奖,检务公开栏目被评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精品栏目。二是畅通代表委员联络渠道。主动改进联络方式,通过编发手机报、建立QQ群、开通互联网联系平台等方式,及时通报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收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接触执法办案,破除司法神秘感、提升工作透明度。三是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全省“两会”一结束,党组就逐条研究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近日又专门向省人大、省政协报告了整改落实情况。对代表委员交办事项,实行专人负责、逐一登记、及时交办、限时办结、统一答复,并在反馈结果后定期回访,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交办的9件代表意见建议和省政协交办的3件委员提案,全部在办理时限内办结反馈,代表、委员均表示满意。

  攻坚克难推进检察改革

  在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实践,扎实推进各项检察改革,促进完善检察工作体制机制。一是积极开展调研论证。专门成立检务公开和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两个专项改革小组,围绕两法衔接、涉法涉诉信访终结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了10项专题调研。结合安徽检察工作实际,向省委政法委提交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框架意见的基本思路和建议》及若干配套子方案,就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二是抓紧抓实各项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按照诉访分离原则,严把导入关、质量关、期限关,确保符合法定条件的信访案件都依法导入司法程序,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264件,立案复查刑事申诉案件1948件。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拟定了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和程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即将下发实施。同时,密切配合司法行政部门,正在制定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此外,我们还在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凝心聚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对照“五个过硬”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检察人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造就高素质检察队伍。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组织干警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理念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旗帜鲜明地做到“四个忠于”、“五个坚持”,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党性修养和党纪观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扎实开展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着力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纪律松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密切了检群关系,推动检察机关作风实现大转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对检察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零容忍”态度立案查处干警违纪违法案件10人,已给予党纪检纪处分7人,开展廉政约谈和诫勉谈话7件次。三是大力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持续开展业务轮训、案例评选、岗位练兵、领导素能培训等活动,省检察院通过组织各类专题培训班直接培训检察人员2000余人次,提高了检察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创新检察教育培训模式,开设“一月一讲”专家论坛,三级检察院依托视频系统同时聆听知名专家讲座,先后培训干警3万多人次。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10名干警在全国公诉、民行、侦监、刑事申诉业务竞赛中获奖,10名干警被评为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四是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基层院规范执法强化年活动,部署规范执法评估检查,认真排查整改基层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基层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加大对基层院的帮扶力度,建立了省院党组和内设机构对口指导基层院制度,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推动了基层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全省有4个集体、5位个人受到高检院表彰,六安市金安区院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jcyw/201501/t20150120_15398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