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渊:科技兴竹带富一方
时间:2023-12-3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30年来,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心扎根乌蒙山区研究筇竹,挽救了濒危的珍稀物种,并将其发展成为上亿元的大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因科技扶贫贡献突出,董文渊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等荣誉。今年7月,他荣获“云岭最美科技人”称号。
带领群众寻找致富路
1993年,董文渊在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造林教研室担任讲师。同年7月,应省委选派一批科技副县长的号召,当时30岁的他毅然报名到大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
虽然此前经常到山区从事野外工作,但来到大关县后,他还是被这里艰苦的条件震惊了。“全县99%的国土都是山地,县城在一个很陡的大坡上,我在县城住了一个多月还时常会被噩梦惊醒,总担心会从山坡上滑下去。”董文渊说。
一次调研中,他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背着沉甸甸的烤烟到烟叶站出售,不一会儿,她便走了出来,到桥边将背篼里的烟叶一把一把抓起来撒到河里。“辛苦栽出的烤烟为何要丢掉呢?”董文渊好奇地上前询问,才得知因烤烟品质不达标,收购站不收,她只好丢弃。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董文渊,他下决心要为当地群众找到一条致富路。
到木杆镇某村做调研时,董文渊发现了被当地群众叫做罗汉竹的竹子。“1993年,这种竹子的竹笋可卖到三四角钱1市斤,当时的白菜才几分钱1市斤。”查阅资料后,董文渊得知这种竹子学名叫筇竹,是乡土竹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且仅分布在云南滇东北与四川交界处金沙江两岸的狭长地带。早在20世纪70年代,筇竹笋成为云南大宗出口的土特产品。“但对筇竹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缺乏科学指导,大关筇竹从原来的几十万亩萎缩至4万余亩。”董文渊说。
当时,他的两年挂职期已满,原本可以返校工作,但为潜心研究筇竹,也为了实现带领群众寻找致富路的心愿,他毅然放弃行政职务,留在大关县继续做筇竹研究。
把科研“才富”变产业财富
董文渊的这一决定,让身边的人很不解,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程,来到偏远地方做竹子研究?可他总想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当地群众做点什么。没有住的地方,他就借住在同事农村的老房子里;科研经费不足,他便拿出自己的工资;没有科研助手,他便凡事亲力亲为。
发笋季节,为弄清竹笋昼夜生长动态,董文渊和研究伙伴在山上窝棚里一蹲就是三天三夜,每隔2小时测量30根竹笋的高度和直径,记录气温、地温。持续3年的付出,董文渊掌握了筇竹生长规律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漫长的试验研究,他逐步摸索出退化筇竹林生态高效恢复技术。
从1998年到2016年,董文渊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了筇竹容器育苗、人工造林与高效培育技术,为大规模培育人工竹林打下了基础。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他向群众无偿推广并提供筇竹栽种和管护技术指导。“刚开始,农户不太愿意栽,我们不仅给竹苗、送肥料,还出工钱让农户在自家地里种竹子。有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后,农户种竹的积极性逐渐提高。”董文渊说,团队的坚持最终换来了丰硕回报。目前,大关县的筇竹已发展到101万亩,年产筇竹笋3.5万吨、竹材2.5亿根,综合产值达14.8亿元,竹农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筇竹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如今,董文渊依旧奔走在大关县的竹林乡野,每年腊月,很多村民都会请董文渊去吃饭。“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就觉得这是群众颁给我的最高奖项。”董文渊说。
本刊记者 谭宗慧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3/10/24/4301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8检察日报:登门问计 ...
- 2024-11-28统筹发展与安全 依法...
- 2024-11-28强管理 促发展 完整...
- 2024-11-28切勿贪“财”与“色”...
- 2024-11-28媒体关注 · 云南日...
- 2024-11-28开班啦!快来get检...
- 2024-11-28北疆检察护民生丨锡林...
- 2024-11-28全面部署新时代刑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