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法制

勤廉江西史鉴 | 清慎不阿——徐旭的故事

时间:2023-12-29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纪检监察网

  

  

  

  

  徐旭,字孟昭,江西乐平人。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旭参加江西的乡试,一举高中举人。第二年,徐旭进京参加会试,又高中进士。顿时,徐旭之名,传遍了乐平。

  经过吏部的考核,徐旭被授予浙江道监察御史一职,负责百官的风纪问题。徐旭以为官员风纪的根源在于朝廷的制度,因此他上奏朝廷,陈述当前朝政的六条弊端,每一点都指到了关键处。朝中大臣对其刮目相看,以为其知大体,明国本,不久便升任其为礼科给事中,有闻风上奏的权力。在职期间,徐旭刚正不阿,对于任何不法之事,不管涉及什么人,都敢于弹劾。

  明太祖很是欣赏徐旭锐意进取的精神,认为他为人刚正,可以担任身边的近臣,便改任徐旭为庶吉士,每日侍奉在自己身边,担当顾问。当时明太祖非常重视新科进士,以为他们都是有才之人,而且年轻气盛,没有染上官场的恶习,敢于说真话。每日退朝后,明太祖就会咨询这些庶吉士关于时事的看法以及建议。

  经过多次转职,徐旭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审核官员的升黜材料,对于很多官员的职位任免有建议权,因此该职位非常重要。徐旭在任期间,公平公正,为时人所敬畏,大家都知道他公正无私的性格,没有人敢用私情去拜谒他,史称“拒请托,抑侥幸”。他以为天下大治与否的关键,在于地方守令的教导是否称职,因此他对地方官员的审核非常严格,要是发现有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之人,他一定上报长官,严肃处理。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继位,徐旭作为上代臣子,被永乐帝调离核心岗位,派遣去修纂《明太祖实录》。修完后,永乐帝认为徐旭的工作勤勉尽职,便改任其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乃是明朝的最高学府,而国子监祭酒则是国子监的主官,非才华出众、博闻广见之人不得担任。在国子监期间,徐旭保持着在吏部考功司的作风,严谨认真,以身作则,仅仅过了一年,国子监的学风便有所好转。学生们在徐旭的管理下,克己自守,一举一动皆合礼法,但徐旭的严格管理,让国子监的官员非常不适,他们集体上疏指责徐旭,朝廷经过综合考虑,于是外放徐旭为云南布政司参议。

  徐旭前去向皇帝告辞时,永乐帝便询问吏部尚书如何评价徐旭。吏部尚书回答道:“徐旭精于文学,为人坚毅自守,但与同僚关系不好。”永乐帝听完后,便说道:“能够坚毅自守的人,自然是鹤立鸡群,难以与他人处理好关系。因为他们心中有原则有底线,不会随便去附和他人。何况他还擅长文学,这样的人才,应该放在我的身边,时刻提醒我为政之要。”于是改任徐旭为翰林院修撰,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并在其中担任副总纂。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令徐旭负责会试,因积劳成疾,徐旭不幸去世,年仅五十二岁。永乐帝听闻噩耗后,沉默良久,后赐棺椁一副,并遣使祭祀。徐旭为人刚正不阿,清廉如水,史称“方正简默,清慎不阿”。他非常喜欢提携后进,举荐人才,而且他看人很准,举荐的人往往有真才实学,因而朝廷也非常喜欢他来推荐人才。朝廷让徐旭多次负责科举考试,他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去世后,家乡百姓将其放于乡贤祠中,岁岁祭祀不绝。


原文链接:http://www.jxdi.gov.cn/xcjy/lzst/202312/t20231213_10344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内参 ff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